奇闻吧
首页 > 历史事件 > 重瞳为什么在古代是帝王之相?历史上有多少人是重瞳?

重瞳为什么在古代是帝王之相?历史上有多少人是重瞳?

时间:2019-12-15 16:31:56 作者:迷迷 来源:奇闻吧 手机阅读

应该有不少人都听说过,古代有项羽是重瞳的说法,而重瞳也被人们看作是帝王之相,也就是说天生有重瞳的人,很有可能是会当帝王的。其实不止是项羽,历史记载有很多有名的人都是重瞳,这个重瞳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发生呢?根据历史的记载,有多少人是天生的重瞳,他们最后又是什么结局呢?

重瞳为什么在古代是帝王之相?历史上有多少人是重瞳?

1.重瞳是什么

重瞳,也称重华、双瞳,分为双目重瞳和一目重瞳。重瞳就是一个眼睛里有两个瞳孔,在上古神话里记载有重瞳的的人一般都是圣人、帝王之相。

《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四》:“以雪峰寺僧卓岩明素为众所重,乃言:此僧目重瞳子,手垂过膝,真天子也。”

《菽园杂记·卷十一》:“太宗……重瞳龙髯,二肘若肉印之状。龙行虎步,声如钟,实乃苍生真主,太平天子也。”

项羽出身贵族世家,天赋异禀,目有双瞳,豪气干云,力能举鼎,是气压万夫的一代英雄豪杰。据《史记》记载,项羽身高八尺有余,史书上还记载项羽目有重瞳。

项羽真的是重瞳吗?也许是吧,历史上许多史料都是这么记载的。清钱谦益《徐州杂题》诗之二:“重瞳遗迹已冥冥,戏马台前鬼火青。十丈黄楼临泗水,行人犹说霸王厅。”

清周龙藻《大墙上蒿行》:“亚父好竒策,终被重瞳误。”宋文莹《玉壶清话》卷四:“〔杨大年〕以诗贻馆中诸公曰:‘闻戴宫花满鬓红,上林丝管侍重瞳。’”明邵璨《香囊记.琼林》:“三策献重瞳,独占鳌头圣恩重。”《史记·项羽本纪》:“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

重瞳为什么在古代是帝王之相?历史上有多少人是重瞳?


2.为什么会出现重瞳

2001年,台湾导演陈国富拍摄了一部名为《双瞳》的电影,这部电影中一位老教授提起过双瞳的典故:北宋时候,有一位喜爱玄秘之书的黄裳拥有一双奇异的双瞳眼。他可以日观千里,夜视鬼神,并能一眼便从人群里找出“人魈”(即坏事做尽,已经入了魔道的恶人)。

这样的想法倒也顺理成章,拥有不一样的眼睛自然应当看到的与一般人不同的景象。在古代西方,人们将重瞳称作“巫之眼”,意思是这样的眼睛可以与神明交流,看到人们所看不到的东西。

那么重瞳真的有这样的效果吗?事实上,这种说法比其代表帝王圣贤的命相更为无稽。虽然单独看来似乎各有各的倒道理,但是如果我们将两种说法交叉,项羽、李煜等人白天能看千里,夜里还能看到各色鬼怪,相信他们就不会死于自刎和毒药,而是死于惊吓过度了。

重瞳现象一直存在于历史传说和影视作品中,现实中是否真有这种人存在呢?有一种后天重瞳现象并不少见,现代医学认为是早期白内障的现象。至于传说中天生就是重瞳的人,现实生活中极为罕见。有科学家认为天生重瞳很可能是一种返祖现象。

返祖现象是一种特殊的遗传现象。是指人类的个体身上出现了人类祖先具有而现代人身上已消失了的解剖生理特征。有人说重瞳类似于苍蝇的复眼,但苍蝇是无脊椎动物,人类是脊椎动物,他们的祖先早在几亿年前就分道扬镳了,反而是一种四眼科的鱼类更可能与人类可以追溯到同一祖先。

重瞳为什么在古代是帝王之相?历史上有多少人是重瞳?


四眼鱼又叫上瞥鱼,是生活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河流里的一种小鱼。这种鱼的眼睛造型非常奇特,它们看起来像青蛙眼一样,高高地突起在头顶上。每只眼睛的中部由一条黑色水平线隔成两个均等的部分,瞳孔和水晶体也平分成上下两部分,看起来活像四只眼睛,所以称它四眼鱼。

四眼鱼将瞳孔分成两部分可不是没有意义的,它们在河面游走时,会将上半部分的眼睛露出水面外,这样就可以观察空中的动静——便于捕捉靠近水面的昆虫,同时还能防止被食鱼的鸟类偷袭;而它们埋在水下的眼睛也没闲着——观察四周环境防止大鱼的袭击,还能注意自己游动的方向是否有障碍物。

另外,这种鱼已经由纯粹的水生动物进化成为了两栖动物。在水中,它们用腮来进行呼吸;而它们头部有一个液囊,能够在它们被水推到陆地上之后,持续向它的鳃部供给水分,保证他们在陆地上也能照样呼吸。

相关文章

  • 揭秘:明朝为什么会出现宦官当权的局面?
    揭秘:明朝为什么会出现宦官当权的局面?
    明朝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奇闻818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历数各朝代的权力分层  有史记载以来,夏、商、周、皆属于奴隶制社会,天子把自己的领土分封给各个诸侯,由各位诸侯王代替自己掌管天下,皇权相对来说不够集中,所以才会出现后来的各路诸侯...
  • 项羽俘获吕雉一年多,吕雉这一年多是怎么过的
    项羽俘获吕雉一年多,吕雉这一年多是怎么过的
    跟着奇闻818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项羽。  项羽刘邦者两个死对头,楚汉相争说的就是他们俩的事情,他们之争最后以项羽垓下战败,走投无路乌江边自刎告一段落,他们两个历经长时间的此消彼长,那么作为项羽刘邦身后的女人虞美人和吕雉,是否有卷入他们的战...
  • 功绩堪称第一的清朝名将,洪承畴为何被天下人
    功绩堪称第一的清朝名将,洪承畴为何被天下人
    洪承畴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这位清朝最尴尬的功臣就是大名鼎鼎的洪承畴!洪承畴字亨九,福建南安人。洪承畴家境贫寒,但他苦学不辍,终于在万历四十四年改变了命运,考中了进士。起初,洪承畴在刑部任职,后调到地方上,先后...
  • 盛宣怀和胡雪岩什么关系?他们二人结局如何?
    盛宣怀和胡雪岩什么关系?他们二人结局如何?
    盛宣怀和胡雪岩都是清末著名企业家。盛宣怀生于江苏常州,属于官办商人,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盛宣怀在商业方面开创了11项第一,被称为是“中国实业之父”、“中国高等教育之父”。不少朋友好奇盛宣怀和胡雪岩到底是什么关系,他们二人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 红楼梦:元春在宫中步步为营走得艰辛,亲弟弟宝玉却不知为她分担
    红楼梦:元春在宫中步步为营走得艰辛,亲弟弟宝玉却不知为她分担
    《红楼梦》中的贾府一向是国都之中根本最扎实的,也名列四人人族之首。但从贾政这代人起头,贾府就起头走下坡路,很少有能给贾府带来进展的人了。细细数来,也不外贾元春、王熙凤、贾探春罢了。可贾宝玉自小就是元春教训的,为什么元春入宫之后,他却没能完成...
  • 解密英国人眼中的,完美政治家,和珅是什么样的?
    解密英国人眼中的,完美政治家,和珅是什么样的?
    虽然英国人对和珅的评价不错,但在全部谈判进程中,和珅并没有做出任何退让。这位“完满的政治家”虽然成为环球首贪,但一直保持了最为精确的政治偏向———那就是对外夷说“不”,直到不论用为止。43岁的中国辅弼和珅,在热河再度访问56岁的英国特使马戛...
  • 关于门可罗雀有何古代典故?这个典故赋予了什么道理?
    关于门可罗雀有何古代典故?这个典故赋予了什么道理?
    关于门可罗雀有何古代典故?这个典故赋予了什么道理?...
  • 唯一获“免死金牌”的开国将军:11岁参军,降职8次,重伤5次
    唯一获“免死金牌”的开国将军:11岁参军,降职8次,重伤5次
    原标题:唯一获“免死金牌”的开国将军:11岁参军,降职8次,重伤5次工兵是一个辅助性的兵种,在战场上很少能有立功的机会。在开国将军中只有一位是工兵出身,他叫王耀南,出生于江西,祖辈都是手艺人,对火药有着远超常人的理解。11十岁那年,王耀南勇...
  • 唐朝这两位和亲公主,下嫁不到半年就惨死
    唐朝这两位和亲公主,下嫁不到半年就惨死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奇闻818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宜芳公主和静乐公主的故事。  在常人的印象中,公主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平日里锦衣玉食、养尊处优,不知羡煞多少民间女子。从实际情况来看大抵如此,但有两类...
  • 唐朝盛世开始,是如何造就这样的盛世?进谏是其中重要一点
    唐朝盛世开始,是如何造就这样的盛世?进谏是其中重要一点
    李世民当上皇帝后,需要面临的问题还有好多,此时因为隋末战乱,而百废待兴的唐王朝,若何起头贞观之治,重拾破碎不胜的大唐江山,组建一个团队且高效的焦点向导集体,便成为了当务之急,李世民擅长纳贤由来已久,早在武德四年,身为秦王的李世民,就开办了文...

历史事件

热门文章

今日最新

友情链接: 美女图片 两性健康网 奇闻818手机版 说说大全 奇闻网 168图片网 z6新闻网 奇闻818 天下奇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