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吧
首页 > 社会百态 > 究竟是怎么回事? 吴孟超院士灵堂响起《国际歌》

究竟是怎么回事? 吴孟超院士灵堂响起《国际歌》

时间:2022-01-07 03:14:59 作者:奇闻818 来源:奇闻吧 手机阅读

我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的遗体追悼会在上海东方肝胆医院举行,众多上海市民自发冒雨前来吊唁。追悼会上,吴孟超院士的灵堂响起的是《国际歌》。作为一个五几年就入党的老党员,这首歌正体现了吴老的一生追求,为国为民披肝沥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它的事业崇高而伟大,有利于人民。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究竟是怎么回事? 吴孟超院士灵堂响起《国际歌》

究竟是怎么回事? 吴孟超院士灵堂响起《国际歌》

我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的遗体追悼会在上海东方肝胆医院举行,众多上海市民自发冒雨前来吊唁。追悼会上,吴孟超院士的灵堂响起的是《国际歌》。作为一个五几年就入党的老党员,这首歌正体现了吴老的一生追求,为国为民披肝沥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它的事业崇高而伟大,有利于人民。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泪目!追悼会上,吴孟超院士灵堂没有放哀乐,响起的是《国际歌》。吴老用一生实践了自己的誓言!

23日,阴雨之下,“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的追悼会在上海举行,多位市民自发冒雨前来吊唁。追悼会上,吴孟超院士的灵堂响起的是《国际歌》。 5月22日13时02分,福州籍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一代医学传奇、“中国肝胆外科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孟超在上海病逝,享年99岁。曾经,别人不敢做的手术他做,有人说万一失败了对名誉不好。90多岁的吴院士说“我名誉算什么?我不过是一个吴孟超嘛,那算啥?救治病人是我的天职。” 2019年9月11日,吴孟超院士曾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反复表示,无论是自己从医还是考察培养学生,无外乎三颗“心”:细心、热心和爱心。

吴孟超院士的灵堂,为什么会放《国际歌》

5月22日13时02分,福州籍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一代医学传奇、“中国肝胆外科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孟超在上海病逝,享年99岁。 5月23日,吴孟超院士的追悼会在上海举行,许多市民自发冒雨前来吊唁。吴孟超院士的灵堂上,并没有响起传统的哀乐,而是响起的《国际歌》。 大家只知道吴孟超院士是福州籍,却不知道吴老其实也是归侨。 1922年8月31日,吴孟超生于福建省闽清县,5岁时,他跟随母亲来到马来西亚投奔父亲。在马来西亚,幼年吴孟超一边帮父亲割橡胶一边读书。 直到吴孟超18岁那年,也就是1940年,吴孟超毅然决然地回国参加了抗日活动。 因此,吴孟超院士,实际上算归国华侨。 所以在他的追悼会上,才会响起《国际歌》。 让我们再次对为中国医疗事业鞠躬尽瘁的吴老说一声,您一路走好!

一代医界传奇、深受病患爱戴、桃李满天下的“中国肝胆外科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孟超也于近日病逝,享年99岁。弥留之际,他的三位女儿和最亲近的学生们陪伴在身边,为他祈祷,为他送行。吴孟超这个名字,或许你并不熟悉,但在医学领域尤其是肝脏外科领域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放眼天下大医,声誉和地位几无出其右。他是我国肝胆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师从著名医学家、“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他创造性地提出“五叶四段”的解剖学理论,建立“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的肝脏止血技术,成功施行了以中肝叶切除为代表的一系列标志性手术。对此,国社在曾经在一篇报道中有过综述——他带领同伴完成了我国第一例肝脏外科手术,为新中国开创肝胆外科奠定了基础,使我国肝癌手术成功率从不到50%提高到90%以上,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他在国内首创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切肝法和常温下无血切肝法,他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中肝叶切除手术,也切除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肝海绵状血管瘤,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在腹腔镜下直接摘除肝脏肿瘤的手术。他主导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肝胆疾病诊疗中心和科研基地,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肝癌病理标本库,培养了最多肝胆外科领域的优秀人才。即便做出了这么多开创性贡献,但吴孟超看重的并不是创造奇迹,而是救治生命。官方统计数据,长达75年的从医生涯里,他拯救了超过16000名患者的生命。

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不幸离开了我们。生前以治病救人为己任,不怕手术的失败,造成名誉的影响,一心只是为了救人。而且在晚年90多岁的时候,依然坚持在门诊。可以说他把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医疗事业。今天吴孟超的灵堂响起了《国际歌》,人们沉重哀悼吴孟超院士。一路走好!

相关文章

社会百态

热门文章

今日最新

友情链接: 美女图片 两性健康网 奇闻818手机版 说说大全 奇闻网 168图片网 z6新闻网 奇闻818 天下奇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