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吧
首页 > 历史事件 > 东晋琅琊王氏有多厉害 两次造反却安然无恙

东晋琅琊王氏有多厉害 两次造反却安然无恙

时间:2021-01-23 17:42:49 作者:迷迷 来源:奇闻吧 手机阅读

在古时候,造反这种事情不管在任什么时候候都不可能是皇帝能够容忍的,而造反成功自然自己当皇帝,但如果失败,结果也是不堪设想的。但是古代上却有这样一个家族,他们是世家大族,但是却曾经两次进行过造反的事情,然而最后他们却始终安然无恙,这就是古代上著名的琅琊王氏。但琅琊王氏究竟有多厉害,为什么两次造反最终却能够没有任何事情呢?今天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东晋琅琊王氏有多厉害 两次造反却安然无恙

1、东晋时期的琅琊王氏

皇帝虽然贵为九五之尊,但却是高危“职业”,躲过了暗害、算计,还有得面对谋权篡位,若是对方谋反成功了,这皇帝位子就得让人了;但如果对方谋反失败了,皇帝又岂轻饶对方?那基本是流放边疆、或是诛族的下场,但史上有一家族就厉害了,两次造反都失败了,最终家族还安然无恙。

东晋时期,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这是因为琅琊王氏家族与东晋皇室的力量势均力敌。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是琅琊恭王司马觐的儿子,太熙元年(290年),15岁的司马睿承袭琅琊王,同年晋朝开国皇帝司马炎驾崩,他的嫡次子司马衷继承皇位。

那么司马睿又是怎么登上皇位的?这就不得不说到琅琊王氏。司马衷并没有帝王才能,他的皇后贾南风通过谋害杨骏家族掌握大权,后来八王之乱爆发,赵王司马伦篡位,司马睿因此沦为傀儡。

彼时司马睿为了避免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尽量降低了自己的存在感,不过司马睿与琅琊王氏的王导交往密切,外面纷纷扰扰,司马睿终究是难以独善其身,每个人都在为自己谋求后路。

司马睿渡江至建邺,王导跟随前往,并且帮着司马睿联络南方士族,安抚南渡士族,司马睿的势力因此飞速增涨,317年,司马睿登基称帝,改元建武,史称东晋,王导则被任命为了宰相。

东晋琅琊王氏有多厉害 两次造反却安然无恙

2、琅琊王氏为什么造反却安然无恙

王导相当于司马睿背后的大树,如果树倒了,他在皇位上也待不久,司马睿甚至此道,所以他重用了琅琊王氏,这也使得大权旁落,朝堂之上,四分之三的官员都是王家人或者是与王家有关的人物,并且琅琊王氏的女子进入了东晋皇室,成为了皇后,琅琊王氏的王敦则控制着长江中游。

琅琊王氏到达了权势的巅峰时期,司马睿自然感受到了威胁,心中无数次问过自己:“这天下究竟是属于司马氏的,还是属于王氏的?”司马睿因此引用刘隗、刁协等为心腹,培养自己的势力,试图压制王氏。

不过王导却无别的心思,能与司马氏平起平坐,已经非常好了,甚至不存在有皇帝的烦忧,对琅琊王氏家族的发展也好,但王敦却不是这么想的,322年,王敦反了,王导明面上对王敦百般规劝,甚至亲自镇压,但他肯定是以王氏家族的利益为重,暗地里本来是帮过王敦的。

司马睿反抗不过王敦,便说:“你如果想当皇帝,早跟我说啊,我把皇位让给你,还当我的琅琊王去。何苦让百姓跟着受苦呢?”不过王导并没有称帝,而是自封丞相,不久后,名存实亡的皇帝司马睿就忧愤病逝了,太子晋明帝司马绍还是顺利继位了。

但晋明帝司马绍继位不久后,王敦第二次造反了,镇压他的还是王导,彼时王敦已经年迈患病,324年于军中病逝,王导则成为了镇压反贼的功臣,得以重用,琅琊王氏也因此接连两次都没有受到王敦造反的波及。

第二年,晋明帝司马绍也病逝了,他四岁的儿子司马衍登基为帝,辅佐他的仍是王导,而王导历经司马睿、晋明帝司马绍、司马衍三帝,位极人臣,始终没有狂妄自傲,保持君臣之礼,大概正是这份清醒,琅琊王氏的繁荣昌盛一直延续到了唐末五代。

而据《二十四史》记载,琅琊王氏从东汉到明清1700多年间,走出了92位宰相和600多位文人名仕,有名的王羲之也是出自琅琊王氏。

东晋琅琊王氏有多厉害 两次造反却安然无恙

3、琅琊王氏现在还存在吗

琅琊王氏的奠基人是孝圣王祥,琅琊王氏根基在临沂,西晋末年举族迁居金陵,在东晋时期,这个家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无论是哪一个家族都没有东晋时期的琅琊王氏显赫,书圣王羲之等无数名士都是出自这个家族。

一个王导辅佐晋元帝司马睿登上帝位,当了三朝宰相,手中把持着东晋王朝的内政,视皇帝如傀儡,还有一个王敦,他是王导的堂哥,统领大军,手掌天下兵权,这两人一内一外配合的天衣无缝,虽不是皇帝却胜似皇帝。

虽然琅琊王氏像当初司马氏掌控曹氏一般,把政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但是依然逃不了盛极必衰的道理,东晋灭亡南朝建立之后,南朝的皇族打破了世家大族的垄断地位,琅琊王氏也没能避免。

后来“侯景之乱”的发生,让琅琊王氏几乎遭遇了灭族的打击,侯景攻破了南朝首都建康,也就是现在的南京,他接着就对琅琊王氏的人下了手,让这个家族差点灭亡,从这个时候起琅琊王氏就不在辉煌。

王氏虽然也没有逃过衰败的命运,但是琅琊王氏却依然有后人存世,现在的王姓在中国已经是一个大姓,有着8890万人,这些人当然不可能全部都是琅琊王氏的人,但是在南京和临沂确实还有一些人是琅琊王氏的后人,上海和浙江也有很多人自称王氏后人。

临沂市毕竟是琅琊王氏的根,所以临沂有不少这个家族的后人,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临沂王姓都是他们的后人,毕竟琅琊王氏衰败的时间太久了,南朝之后的中国古代上又涌现出很多朝代,山东地区也经过很多次迁徙,所以琅琊王氏后人不可能有这么全面。

相关文章

  •  伊朗这顶头饰好尴尬,没制完王后就离婚了,后被下任用在婚礼上
    伊朗这顶头饰好尴尬,没制完王后就离婚了,后被下任用在婚礼上
    伊朗这顶头饰好尴尬,没制完王后就离婚了,后被下任用在婚礼上...
  • 子弹打光后,西方国家让士兵投降,东方国家为何死战到底?
    子弹打光后,西方国家让士兵投降,东方国家为何死战到底?
    原标题:子弹打光后,西方国家让士兵投降,东方国家为何死战到底?战场上弹尽粮绝是常有的事情,这样的情况下怎么办是个问题,美军对此还制定了一个规则,那就是弹尽粮绝且没有后援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投降保住性命,减少没必要的损失,自从这条准则推出之后,...
  • 克苏鲁神话食尸鬼之神是哪位 解析克苏鲁神话物种食尸鬼
    克苏鲁神话食尸鬼之神是哪位 解析克苏鲁神话物种食尸鬼
    说道食尸鬼(Ghoul),相信大家都不会很陌生了,这是由洛夫克拉夫特在克苏鲁神话系列当中多创造出的一种恐怖的物种,最初登场是在《皮克曼的模特》。它们是邪秽的人型物种,长有犬类般的脸和利爪。它们以腐烂的尸体为食,禁忌的传说中称人类可以经过一段...
  • 宋江老谋深算 为何一开始自己死都不肯上梁山?
    宋江老谋深算 为何一开始自己死都不肯上梁山?
    真乃千古奇书,每读一遍城市有新的感悟,获益良多。宋江作为梁山豪杰之首,身上藏着太多的谜团。在的前半段,宋江固然交友江湖草泽,跟多方反贼都有着密切的干系,但却一直忠于朝廷,从未生过反水之心。即便怒杀阎婆惜几乎丢掉人命,放逐途中在清风寨秦明花荣...
  • 古代皇陵都有记载找得到 唯独这个时代是一个例
    古代皇陵都有记载找得到 唯独这个时代是一个例
    元朝皇陵为什么找不到,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对于中国人的记忆里,元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一个短命王朝,而流传下来的史书典籍也可以说是屈指可数的,再加上关于元朝的影视剧也是不多,...
  • 难怪英雄曹操会对寡妇钟爱有加,其中隐藏着大智慧
    难怪英雄曹操会对寡妇钟爱有加,其中隐藏着大智慧
    三国风云百家谈!乱世出英雄,三国乱世中英雄辈出。说到英雄一词,最让人难忘的情节,就是煮酒论英雄了,个中曹操就对刘备明言,世界英雄,就你我两人,然而在后人眼里的三国演义,曹操不光仅是英雄,更正确的说,是枭雄。三国演义中的枭雄曹操,说出了那句前...
  • 蒋介石曾批错公文闹笑话:下属请婚假被判枪决
    蒋介石曾批错公文闹笑话:下属请婚假被判枪决
    同为黄埔一期的两位旅长,一个犯了军律当处刑,一个请婚假一月,筹办回家结婚。两份陈述正巧一路呈报蒋介石。  此日,蒋介石刚开完一个军事集会回府,看到案头上放了一沓陈述和文件急待批复,例外批了两份,谁知蒋介石一时忽略,竟然鬼使神差,在批婚假的陈...
  • 隐藏在点茶、分茶、斗茶里的宋朝茶文化
    隐藏在点茶、分茶、斗茶里的宋朝茶文化
    宋朝是唐朝之后我国古代文化成长史上的又一座岑岭,日本学者甚至用"近世社会"来界定宋朝,以显露宋代社会在各个方面显露出的、与现代话语系统下的近代社会的高度相似性。在如许一个热闹不凡的大情况中所产生出来的宋代茶文化,天然也是极尽繁荣之态。明朗上...
  • 北洋富二代的败家事:曹锟之子豪赌连输三幢洋
    北洋富二代的败家事:曹锟之子豪赌连输三幢洋
    “曹十三”败尽家业曹锟领兵推戴袁世凯,后贿选乐成,做了“大总统”。曹氏有两子,若以全部族中排行,宗子士岳排行十一,次子士嵩排行十三。曹士嵩身躯小如侏儒,蓄发长可及颈,可算“披头”的前驱。他整天沉沦在舞场和赌场,交游都是年善于他的社会上各色人...
  • 东南亚最贫穷国家,人均收入仅有中国1/10,对华友好货币使用汉字
    东南亚最贫穷国家,人均收入仅有中国1/10,对华友好货币使用汉字
    原标题:东南亚最贫穷国家,人均收入仅有中国1/10,对华友好货币使用汉字文/格瓦拉同志 作为东南亚最贫穷的国家,东帝汶位于努沙登加拉群岛东端,包括帝汶岛东部及西部北端的欧库西地区,阿陶罗岛、雅库岛等为其附属岛屿,在陆地上与印尼西帝汶地区接壤...

历史事件

热门文章

今日最新

友情链接: 美女图片 两性健康网 奇闻818手机版 说说大全 奇闻网 168图片网 z6新闻网 奇闻818 天下奇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