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吧
首页 > 历史事件 > 俗话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古代秀才造反到底是什

俗话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古代秀才造反到底是什

时间:2020-02-21 09:07:05 作者:迷迷 来源:奇闻吧 手机阅读

  还不知道:秀才造反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中国古代有些俗语听起来似乎有些矛盾,比如一方面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另一方面又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后来甚至还出了一个“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的俗语。

  这话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因为旧知识分子毕竟在现有的社会情况下属于阶级比较高的那种,所以他们即使是有一腔热血,有时候也会显得很软弱。于是他们做事情总是摇摆不定。

image.png

  但是,如果大家偏信这个,从而轻视古代知识分子,认为知识分子没有威胁的话,那可就大错而特错了,事实上在古代,一旦反叛者的队伍中有知识分子加入,那对于朝廷来说将是不折不扣的灾难!

  为什么会这样?

  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我国近现代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在1916年(当时他17岁)的时候被土匪绑架了,本来按理说是个很惨的命运对吧?然而后来的剧情是:土匪见他自写的很漂亮,不要赎金了,非要留他当师爷,他就被迫当了几个月师爷,地位很高,土匪队伍大大小小都尊敬他,几个月后土匪被招安了,他才脱身。

  现在的人看到这种情况估计想法是:????这是啥莫名操作?

  而在古代,这种情况是非常常见的,就是社会常态,在古代有一个基本的社会现象:社会上几乎所有人,甚至包括土匪强盗,对于读书识字者有一种天然的敬畏,而对于有功名者,则更是如此。

  这是为什么?因为古代识字率很低的,中国古代的“高端识字人口”(能写简单书信的人)很少有超过1/10的时候,所以,稍微认识一些字是很受人尊重的。

  明朝末年的时候,政府能力下降导致地方治安混乱,大大小小的盗匪团体多如牛毛,然而这些盗匪团体若是碰到读过书的,有功名的人,一般也不会进行加害,第一反应是抢上山去做师爷,即使是李自成,张献忠都一样。

  可能有些人就要问了,这真的捡个秀才当宝,读书人不就会认识一点字吗?有个鬼用,这就大错特错了,通常情况下,读书人是很少原因加入这些盗匪的队伍的,毕竟读过圣贤书,信奉儒家意识形态。

image.png

  但是,一旦某支队伍中有知识分子加入了,这支队伍的组织力与破坏力都将成倍放大。即使是李自成都一样,之前只是流寇,碰到李岩之后才稍微像点样子。

  读书人有这么厉害吗?这其实是你低估了识字的作用,现在虽然学历有高低但绝大多数人认字是没问题的,所以体现不出什么优势,事实上识字是非常重要的技能。

  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土匪们之前劫掠钱财的时候,分配的方式会很粗暴,储存后对自己的“家底”可能也很含糊,但是一旦有一个读了书的人加入,他只要制定一个最简单的分配方式,加以记账,便能将这个问题解决地井井有条。

  于是呢?初步有了一定的制度,这支队伍的组织能力会大大提高;然后,由于有了知识分子的大脑,这些人对自己的实力会有更清醒的认识,这种评估能力会给他们后来的发展起到游刃有余的效果。

  对的,这就是优势,读书人的加入会使得队伍有初步制度,运转效率提升;同时能带来极大的信息获取优势,有了更多的信息,首领往往能做出更正确的决断。

image.png

  而若是有功名者加入,那更可怕,因为他们在社会上是相当有威望的,一个地方有功名身份的人非常非常少,一旦他们加入盗贼队伍,那么对地方舆论必然有极大的震动,这支队伍的威望也会大大提高。因为古代绝大部分人的知识水平是非常非常低的,很容易被煽动。

  知识分子在盗贼集团中的特殊作用,从《水浒传》中的吴用也能看出,吴用在《水浒传》中“梁山集团”的军师,也就是首席智囊,他便是一个知识分子,虽然等级不怎么高,只是“村中学究”,但在梁山坐稳军师的位置也一点问题没有。

  《水浒传》当然只是文学作品,但却很贴近现实,吴用其实可以看成古代民间集团中的一种现象:基层知识分子往往能成为一支民间队伍中核心领导层中的一员,因为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组织能力在当时都远超一般人。

image.png

相关文章

  • 宋朝火器遥遥领先于世界,为何仍然打不赢金朝?
    宋朝火器遥遥领先于世界,为何仍然打不赢金朝?
    宋朝是一个科技蓬勃的时代,指南针、活字印刷、桨汽船、突火枪等大量新式科技发现不足为奇。尤其是宋朝的火器,遥遥领先于世界,是以陈寅恪曾毫不夸张地说道:“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朝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军用火药配方,一共...
  • 赵王伦是怎样变成了西晋的窃国大盗
    赵王伦是怎样变成了西晋的窃国大盗
    西晋本是司马炎所建,凝集了司马懿父子的血汗,司马炎开国之初,曾加封了司马懿先人,作为本人的联盟军,牢固本人和儿女子孙的位置,只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西晋也由于浩繁亲王而屁滚尿流,直至沦亡。在西晋不太多的工夫里,出现了许多觊觎势力的谋利份子,...
  • 写大雪的诗有哪些?描写大雪的诗20首
    写大雪的诗有哪些?描写大雪的诗20首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是冬季中的第3个节气。大雪的到来就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寒冷,下雪可能性大大增加。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大雪到来大雪飘,兆示来年年景好,人们盼着在大雪节气中看到,“瑞雪兆丰年”的好兆头。下面小编...
  • 古代人被狗咬了怎么办?古代人是如何预防狂犬病的?
    古代人被狗咬了怎么办?古代人是如何预防狂犬病的?
    说起狂犬病,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这个并在我国历史上有着很长一段时间的记载,古人称狂犬病叫做“恐水症”。因为疯狗怕水,得了狂犬病的人也怕水,并且还有着疯狗的症状,所以被称之为“疯狗病”或是“恐水症”。这种病如果发作七天之内必死无疑,没有什么...
  • 他才是梁山上真正的第一高手 从的绰号就可以看
    他才是梁山上真正的第一高手 从的绰号就可以看
    今天奇闻818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凌振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说起水浒传,人们最爱聊得就是水浒中众位好汉的实力排行,书中武功高强的好汉有很多,比如武松、林冲、关胜等等,不过要说武力排名第一的好汉,相信好多人会说是卢俊义,因为他是一...
  • 有勇有谋的魏延,战绩屡屡,却唯独畏惧他
    有勇有谋的魏延,战绩屡屡,却唯独畏惧他
    说起魏延,他的技艺并不是最高的,认为他被马岱所斩杀是一种耻辱。事实上,,马岱是从背后搞得小动作,魏延完全没有预防,此时就算是项羽活着也难逃被杀的厄运。魏延的技艺实际上也是极其高强的,十个回合击败马岱的战绩切近张飞,三个回合生擒泠苞的战绩超越...
  • 痛心疾首!中国文物流失经历的四次浪潮都是什么
    痛心疾首!中国文物流失经历的四次浪潮都是什么
    当前位置:奇闻野史吧 > 古代趣闻 > 正文痛心疾首!中国文物流失经历的四次浪潮都是什么  数目惊人的中国文物大多是在旧中国时流失海内的。别的,在开国当前,特别是20世纪80年月当前经过不法盗掘、私运出境的文物也不在多数。  旧中国文物流失...
  • 通天教主亲传弟子龟灵圣母死后为何没上封神榜,元始天尊故意为之
    通天教主亲传弟子龟灵圣母死后为何没上封神榜,元始天尊故意为之
    在《封神演义》中,原始天尊和通天教主都是鸿钧道人的门徒。然而固然同宗同气,两位教主的理念的确完全分歧的。元始天尊主张要度尽世界苍生修成正果,而通天教主则主张消弭常人懊恼六根清净。俗话说道分歧不相为谋,是以通天教主和元始天尊一向就是敌对的状况...
  • 丘吉尔演讲铁幕演说标志着什么
    丘吉尔演讲铁幕演说标志着什么
    丘吉尔演讲铁幕演说标志着什么...
  • 乾隆出一上联,考生转身想走却被封为状元?
    乾隆出一上联,考生转身想走却被封为状元?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乾隆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在古代封建社会,科举考试是众多学子进入朝堂为官的主要途径。学子十年苦读,一朝金榜题名,无论是对平民百姓之家,还是书香权贵之家,都是莫大的荣耀。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为朝廷选拔人...

历史事件

热门文章

今日最新

友情链接: 美女图片 两性健康网 奇闻818手机版 说说大全 奇闻网 168图片网 z6新闻网 奇闻818 天下奇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