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吧
首页 > 历史事件 > 什么叫叫战略决战?长平之战的战略意义是什么

什么叫叫战略决战?长平之战的战略意义是什么

时间:2019-12-16 09:42:36 作者:迷迷 来源:奇闻吧 手机阅读

  今天奇闻818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长平之战”的战略意义是什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说起“长平之战”,未必人人知道。但要说“纸上谈兵”,就几乎无人不晓了。

  哦——原来,纸上谈兵的那个战役,就是长平之战啊。

  先明确,“纸上谈兵”或许是在指长平之战里的一些情形,但这个说法本身,肯定是后人附会的。就是说,长平之战,并不真的就是“纸上谈兵”成语的“出处”。

  原因很简单——那时候,“纸”这个东西,还没发明呢。

  知道“长平之战”的人,大概也都知道,那是一场彪炳着“坑杀”40万俘虏暴行的战役。那也是历史课本上讲的使得“秦统一”步伐加快的一次重要战役。

  而笔者想说,这场血海漫天的战争,是整个战国时代最重要的战略决战,没有之一!

  战略决战!

image.png

  (白起)

  (一)啥叫“战略决战”

  好像,一说“决战”,就自然会联想到“最后”、“最后一战”。

  其实不见得。

  除去中外古往今来可谓屈指可数的“毕其功于一役”的情形,真正的“战略决战”,大多数都不是“最后一战”。

  相比而言,“最后一战”,更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比如“解放战争”:众所周知的“三大战役”,并不在“最后”,却是铁定的“战略决战”。

  战略,对应“战术”,指“战争趋势”,即:强与弱、主动与被动、攻与守这些关乎“终局”的因素及其发展变化趋向。在大规模战争,特别是持续时间较长的大规模战争中,战略是决定性的,战略的正确和趋于正确的及时、有效调整,是最终胜利的基本条件。

  决战,顾名思义,指的是交战双方(一般都是双方,也有少数时候是多方)旨在决定强弱、攻守、存亡的“终极交战”。未必规模很大,但通常都是“拼到底”的,一定是“决定”了某种状态、某种趋势的。

  服务于战略的决战,就是战略决战。

  涉及战略的决战,通常规模会比较大。甚至,很多时候,并不是单一的一场战役,而是战略上相互连带的一组、若干场战役。

image.png

  (秦昭襄王与白起)

  (二)战国时期的三场战略决战

  战国,是我国历史上一段非常特殊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里,当时分布在大约相当于今天我国疆域三分之一地域内的几十个诸侯国,通过以战争为主的手段,大鱼吃小鱼,最后由其中一个诸侯国,即秦国,武力平灭所有其他诸侯国,形成了“大一统”政治局面。

  关于战国的起止时间(年份),比较清楚的是“止”也就是“终点”这一端;而“起”也就是“开始”的年份,学界是有不同说法的。比较主流的有3种:

  一是说孔子主持编著的《春秋》完成之后。这个说法,古代比较推崇。

  二是近现代比较认同的“三家分晋”,即老牌诸侯国“晋”被其治下的“韩”、“魏”、“赵”三股割据势力瓜分,继而,瓜分者“存在即合理”地被当时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周天子承认并册封为新的诸侯(即所谓“三晋尽得其封”)。

  还有一种比较新的说法,是认为春秋、战国的时间分界点,在“勾践灭吴”。这个,笔者个人觉得不那么特有道理。但肯定也是学界的一种认为,姑且也列出罢。

  上述三种说法,在具体年份上,其实比较接近,都在公元前五世纪中叶。所以,作为不研究那些的普通人,战国的开始时候,大致认为是公元前五世纪中叶,也就可以啦。

  到“秦统一”的公元前三世纪后期(前221年),战国这个特殊历史时期,持续了二百二三十年左右。

image.png

  在这二百多年的时间里,发生的大小战争,数不胜数,其中不乏规模宏大、影响深远、血流成河的例子。但由笔者粗浅的历史认知来看,真正够得上“战略决战”的,只有三例。按发生时期由远及近排列,分别是:

  其一,发生于公元前四世纪后期(秦昭襄王较早时期、秦宣太后临政)的孟尝君合纵攻秦。

  进攻一方是以齐国王亲、封号“孟尝君”的大门阀田文为“合纵长”,以齐、赵、魏为核心的十数个大小诸侯国组成的“联军”,被攻一方是秦国。是主要针对秦国的“合纵”战略最成功的一次战役;也是战国二百年多年间数次“合纵攻秦”中唯一突破秦国东侧“堡垒”函谷关的一次。兵锋直指秦都咸阳。结果是秦割地求和。

  其二,发生于公元前三世纪前叶(秦昭襄王晚期)的秦赵长平之战。

  主要只涉及秦、赵两个诸侯国。结果是秦完胜。

  其三,发生于公元前三世纪中后期的秦灭五国之战。

相关文章

历史事件

热门文章

今日最新

友情链接: 美女图片 两性健康网 奇闻818手机版 说说大全 奇闻网 168图片网 z6新闻网 奇闻818 天下奇闻